梁振美感到这是一个更大的商机,他马上做出决定,把干果生意交给家人管理,自己回老家建工厂,搞罗非鱼加工出口。
当时,梁振美的老家只有一家规模不大的罗非鱼加工厂,而且梁振美做了多年干果贸易生意,在国外有很多客户资源,出口罗非鱼没问题。梁振美信心百倍,他要打造一个广东省最大的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。
2005年7月,梁振美投资四千多万元,建成了这座标准化的罗非鱼加工厂,年加工量能达到200万斤,这样的规模在茂名市还是首家。而到了2007年5月,梁振美却遇上了一个没想到的难题——很难收到足量的罗非鱼了。
当地罗非鱼养殖得依然红红火火,怎么就不好收了呢?原来,不到两年时间,当地新增加了七八家罗非鱼加工厂,而且福建、广西、海南等周边地区也有很多罗非鱼加工厂,他们也到这里收购罗非鱼,有时甚至会出现了抢鱼现象。
收不到足量的原料鱼,就不能及时地完成出口订单,赚不到钱不说,还将面临巨额赔款。陷入困境中的梁振美将何去何从呢?
2007年7月,几个外地的水产经销商来到茂名的水产养殖区,向罗非鱼养殖户们散布了一个消息。这一条消息,让当地几乎所有的罗非鱼养殖户都陷入恐慌之中,但也同样是这一条消息,却让梁振美走出了困境。
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梁林:就是湛江、广州、广西北海这些嘛,他过来说罗非鱼不能出口了,没人要了,这样那样的。
中国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是加工出口到国外,国内市场销量很小,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,养殖户们养殖的罗非鱼将卖不出去了。在这一条消息传出的不久前,恰巧发生了美国禁止从中国进口南美对虾的事件,正因如此,养殖户们对罗非鱼产品也不能出口的消息确信无疑,很多养殖户开始低价抛售罗非鱼,卖的价格连成本都不够。
养殖户潘积均:当时有中间商,当时你压一毛钱,他就压两毛三毛那样压。那么大量,差两毛钱,一天如果20万斤鱼的话,他一天就差几万块了。最低价钱掉到两块几,那个亏本,最起码亏两三毛钱一斤。
更严重的是,对于还没有长成的罗非鱼,很多养殖户就停止投喂饲料,整个罗非鱼养殖区处在了一种慌乱的状态之中。
当时正值夏季,是罗非鱼吃食量最大,长得最快的时期,这样一个时间段减少或者停止投料饲喂,不仅影响罗非鱼的生长,而且会减产,势必造成非常大的损失。随着事态的发展,当地的罗非鱼养殖业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。